名家拾遗
名家拾遗
您的位置:书画资料网> 名家拾遗 >

画竹的历史名家

  中国人最早的竹子情结大约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,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,这大概与当时人对天师道的信仰有关。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王子猷的“不可一日无此君”了。到了后来,春联中常有“竹报平安”的话语来企迎吉祥,于是竹子就从一种文化意象演变成了一种民俗的意象。 ....

偷窥狂——顾闳中

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,出身北方望族,唐朝末年登进士第,懂音乐,擅长诗文书画。工书善画,而且富有政治才能,但是,此人蓄养歌伎,纵情声色,家里常常云集宾客,时时饮宴,常常酣歌达旦。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。权弱的後主李煜倚 ....

造假高手——范宽

北宋范宽性情疏放,爱山水。作画初学荆浩、李成,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、体验,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、终南山等处,观览云烟惨淡、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,对景造意,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、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,生动地现于笔下。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 ....

早熟怪才——米芾

(1051-1107)祖籍山西,迁居襄阳,有“米襄阳”之称。史传说他个性怪异,喜穿唐服,嗜洁成癖,遇石称“兄”,膜拜不已,因而人称”米颠”。他六岁熟读诗百首,七岁学书,十岁写碑,二十一岁步入官场,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。 米芾爱砚复爱石,探瑰抉奇久为癖。 ....

一生郁闷的清官——苏轼

中国北宋(960-1127)有名的文学家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土。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县)人。生于宋仁宗嘉祜三年,(1036),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。享年六十六岁。苏轼多才多艺,在中国古代名声极大。在散文方面,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;在词坛,他是豪放词派的首领, ....

一代帝王书画家:宋徽宗简介

  赵佶(1082-1136)即宋徽宗。宋代皇帝,画家。为帝时不励精图治,惟穷土木,崇奉道教,任用蔡京、梁师成、李彦、童贯、朱 、王辅等,时称六贼。政治腐败,民不聊生。靖康元年(公元1126年)十一月,金兵攻进教城汴梁,赵佶、赵桓、以及赵氏宗族、亲属等三千多人,都 ....

徐渭童年的趣事

   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徐渭(1521—1593),字文长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他的机智故事。    一天清早,不到10岁的徐文长去私塾读书,走近村外那座石桥,远远看见桥堍围观了很多的闲人,并听到河道里唇枪舌剑的争吵声,便急步朝石桥奔去。    ....

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

1 、雪泥鸿爪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,写下了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哪复计东西?……”“雪泥鸿爪”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。 2 、夜雨对床 唐代韦应物有“宁知风雪夜,复此对床眠”,苏轼读后感触良 ....

四上扬州

黄慎①是扬州画派②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擅长人物画,用笔稳健、笔致工整。 在他刚到扬州时,有懂画的人看了他的画劝他:“工笔人物,古人画得好的甚多,人们也看习惯了,你再走这条路子,怎能出人头地呢?不妨走写意人物的路子。”黄慎听了,虽心里不太舒服,但觉 ....

惺惺相惜 潘玉良与张大千交往二三事

潘玉良比张大千大4岁。“大千弟”、“玉良大姊”,二人在近三十年的交往中,称姐道弟,结下深厚的友谊。目前正在合肥省博展出的“画魂——潘玉良作品展”中,有一幅彩墨《豢猫图》立轴,从这幅画上我们除得到了艺术欣赏上的高度满足,还为此画背后一段故事所感动 ....